简要描述
- 应用层
- 表现层
- 会话层
- 传输层
- 网络层
- 数据链路层
- 物理层
一、OSI模型是什么?
1、OSI模型介绍
OSI模型指的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,即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。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在世界范围内规范网络标准的框架。
2、OSI的产生背景
基础建设在学术界早已成型,如封包交换原理理论,数据传输能力等。
二、7层模型详解
- 应用层
- 表现层
- 会话层
- 传输层
- 网络层
- 数据链路层
- 物理层
1、应用层(Application Layer)
- 应用层位于OSI模型最上方
- 只关心业务逻辑,不关心数据的传输
2、表示层(Presentation Layer)
负责协商用于传输的数据格式,并转换数据格式
3、会话层(Session Layer)
- 负责管理两个连网实体建的连接
- 功能及特点:建立连接,维持通信,释放连接
4、传输层(Transport Layer)
负责将数据从一个实体(一个服务或者应用)传输到另外一个实体,但不负责数据传输的方式。
5、传输层的能力
- 数据分隔重组:将数据拆分后按顺序重组
- 纠错: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后采取方式进行纠正
- 管理连接:处理数据的频繁交换
- 流量控制:控制传输数据的速率
- 端口寻址:标明参与传输的实体的端口号
6、网络层(Network Layer)
负责把一个封包从一个IP地址传输到另外一个IP地址
7、数据链路层(Data Link Layer)
- 确保两个临近设备间数据的传输,并隐藏底层实现
- 帧同步:两个设备之间传输时的协商速率问题
- 数据纠错
8、物理层(Physical Layer)
- 封装和隐藏具体的传输手段,并且提供稳定的传输接口
- 比如:电缆、光纤、蓝牙等
三、OSI的问题
分层设计较为臃肿,并非每一层都为必要的
关注与赞助
飞鸽FlyGo官网
微信公众号
赞助
码字和开源离不开您的支持,感谢您的赞助和支持。
评论区